RNG在季后赛落败于EDG也宣布季后赛的脚步到此为止了,在舆论的骂声与呼声中存在许多争议,无非是粉丝想在失败中找出原因加以分析。姑且不论背锅的人是谁,RNG在春季赛初期的发挥还是很出色的,后续的战局不论胜败都有出彩之处,我们来反向思考另一个问题,UZI不在的日子里,RNG成员中主要是谁在C呢?或者说谁发力比较明显?
上图数据包括RNG在春季赛参加的全盘比赛以及各成员获得MVP的次数,这是目前总计数据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MVP是KDA、参团、输出、承伤等数据综合评选的单人选手。
由图来看,春季赛以来RNG一共经历35场比赛,上中下三人各自拿到过5场MVP,小龙堡拿下过3场,至于小明只拿下过一场,不过辅助位置能拿到MVP已经很难得了,毕竟战败局势下优先卖辅助。可以看出RNG的综合数据是偏向均衡的,历经35场比赛中并没有出现单个选手严重拉胯的问题,更多是团队的配合与决策出现了问题,正如解说当初所言,也许是RNG在场上沟通出现问题,许多时候在“打”和“退”的决策中五个人表现的缺乏默契。
至于被诟病最多的狼行,可以看出狼行个人操作和团队之间并没有达成协调,正如MXLG点评中说的,狼行在模仿theshy尝试一些更能C的上路,只是缺乏适应而已。至于小龙煲和小虎的发挥失常应该源于战术的变化,UZI还在的时候RNG的中野重心都在下路,上路普遍是功能性上单,所以RNG上路也常被玩家戏称为“背锅位”。如今UZI不在的时候,下路Betty打线上优势更困难,传统以下路为重心的打法不再适用,中上联动与中野联动也缺乏经验。
虽然RNG季后赛止步八强,在形势上略显严峻,但并不止于绝望,今年春季赛总得分下调,只要RNG能在夏季赛打出高名次依然有机会打入今年的S赛,只是压力变得更大而已,除了FPX和IG,春季赛新晋黑马JDG和TES都是RNG今后面对的强敌。那么大家觉得UZI不在的日子里,RNG主要是靠谁来C呢?今年的RNG能否顺利打入S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