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龙电竞@果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在LPL兵败芝加哥大剧院的前两天,国足主教练高洪波宣布辞职。一头白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临到了,背了口大锅。
那么LPL的这口锅,谁来背呢?明凯还是韩援?
LPL又一次的止步八强,看不看比赛的,都得跟着全民狂欢,随手打一句4396,或者发个帖子问风语者是不是最适合婕拉的基石天赋。有才华些的,模仿鲁迅先生,写一篇《明乙己》或是《M乙已》,博得满堂喝彩。大家都是酒馆里吃着蚕豆的主顾,LPL这样大败而归的当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酒馆里的空气活泼一些了。
S3的皇族全华班世界亚军,S4的OMG全华班零封韩国队进入四强。而到了近两年,纸面实力越来越强,每个队里都有两个韩国爹,反倒在八强就被吊打了?
每年失败后,都是一场病态的全民狂欢,喧嚣过后,一地鸡毛。但当我们在谈论韩援时,我们究竟在说些什么?
微笑是这么说的:
“韩国选手是要比中国选手厉害一点,拿过冠军的他们想多赚点钱也是情理之中。但如果说他们是纯捞钱的目的来到的中国,我不太相信。因为只要是拿过冠军的职业选手,都不可能会为了钱放弃成绩。中国LOL的问题在于中国选手自己,以及战队的战术落后等问题。”
最早引入韩援的队伍是皇族,Insec和Zero,他们那一年拿了世界亚军。而那一年真正Carry皇族的,除了小狗,其实更多的是Insec。事实上那时候的皇族是,他保证前期,小狗保证后期。Insec也算是真正意义上明凯的苦主,S4那一年赢EDG,前两把的潘森和稻草人,几乎将EDG打懵,拿到赛点。
言归正传,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的第二个世界亚军,至少有一半的军功章,要算在韩援身上。
那么之后的那些韩援呢?
主观的印象流评述可能显得没那么有说服力,不妨看看最近一个赛季的LPL联赛所体现的数据。
数据来源:玩加赛事
中单位置的定义更多是前中期节奏的发起者和带动者,因此我们截取了KDA、参团率和团队输出占比这三个相对而言比较重要的数据。可以看到,夏季赛KDA榜上去前五名,除去xiaohu,其余四名选手均是韩援。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了参团率和输出占比榜单上,榜单的前五位都有四名韩援,可以说他们的表现对于他们所在队伍的胜负至关重要。
数据来源:刺猬电竞社
而AD位上的数据比较,我们用分均伤害经济比(每分钟获得的经济与每分钟输出伤害的比率)替代了KDA。因为AD位作为团队后期的主要输出点,KDA更依赖团战的保护,而他们的输出能力才是衡量AD是否优秀的最重要指标。
在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三项数据中,Deft和Mystic这两名韩援都占据了前两名。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是为什么Uzi会排在相对较后的位置,这是因为RNG各路选手的实力出众,一定程度上会对选手的个人数据产生影响。
但总体来说,这三个数据是最能够直观反映一名AD选手表现的论据。
由此可见,韩援在LPL是有着怎样的统治力。
其实不如承认,两年来,除去Spirit等个别韩援爆出过丑闻,绝大部分韩国选手都在LPL兢兢业业,当着队伍里最粗的那根大腿。
而这次被吃瓜群众们黑的体无完肤的Mata,在俱乐部给其他位置的国内选手做辅导当陪练,一心想着能够提升他们的水平,赛前连韩国媒体的采访都不接。小组赛里,没有他打TSM的那场牛头,RNG连和SKT交手的机会都没有。
说完了选手,我们再来说说教练。韩援当然不仅仅包括了这些选手,LPL队伍在引进韩国选手的同时,也引进了一大批韩国教练。包括EDG的教练Rapidstar,曾经OGN的冠军中单,还有IM的孙大勇。他们带来了更多韩式的运营打法,对于队员的要求更加严格,让平常的训练管理变得更科学和有效,以至于IM在赢了比赛后直接说我们的教练比对面强。
IM一年从LSPL三连跳到世界总决赛,可以说,韩国教练是功不可没的。同理还有EDG,他们能够在联赛具有如此巨大的统治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是将韩式打法贯彻的最彻底有效的队伍,在俱乐部的管理以及日常训练的科学性上,他们比其他俱乐部领先了太多。
引入韩援对于俱乐部来说,不管是选手还是教练,是最直接和最有效取得成绩的方法。这种情况下,俱乐部当然将引入韩援放在了第一位。
有圈内人曾经爆出过一个LPL名额就值几千万,作为一个投资LPL俱乐部的商人来说,请韩国人,就是最快收回成本和获得利益的办法。
但是,这种方法一放到世界大赛中,就行不通了。在联赛的虚假繁荣,一放到世界赛上,就如同东施效颦,显得特别幼稚可笑。
S5如此,S6同样如此。
LPL引入韩援,对于队伍的实力来说,是明显的提升,但是对于整个联赛来说,却是一种变相的削弱,这么说的理由有五点。
1.与韩援选手的沟通存在障碍
在联赛中,大家都操着一口蹩脚的电竞英语,各支队伍都差不多,胜负更多还是看队伍的整体实力。但是到了世界赛上,面对实力相对于更为接近的队伍,LOL这种整体性非常强的游戏,沟通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去年S5结束后笑笑曾经说:有一场比赛里Kakao去下路蹲守,询问对方下路的召唤师技能,整整一分钟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于是转头回去刷野。
今年EDG对阵ROX时,明凯被对方上野抓死在己方红BUFF野区,一分钟后中路的Scout居然还在压线,导致被抓死。类似的沟通问题我想每一把都会出现,相对于其他战队及时有效的沟通以及更多的中野上野联动,LPL的沟通弱点被无限放大。
2.一味模仿韩国打法战术 缺乏自我创新
S5大败后,国外一个资深的电竞记者Kelsey Moser是这么说的:
“近些年来LPL的战队逐渐急功近利想要拿下S系列的总冠军,但是他们好像走错了路,不仅一直毫无进展还把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丢掉了。今年,LPL依然问题重重,缺乏准备,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独有的那种特色已然不在。他们仿效韩式打法之后,看起来他们打得好多了,但结果却证明了他们变得更加平庸、更易被人所针对,身上那种鲜明的气息也变得更为稀少了。”
一年过去了,S5的问题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善,反倒在S6显得更加严重。
LPL无论是在BP或者在比赛中展示出来的战术思路,永远是落后LCK队伍的。当你用别人教你的剑法去战斗,敌人可以永远先一步知道你的思路,而你却永远不知道对方会拿一些什么东西出来。
LPL除去当年WE的全球流后,还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战术吗?
养狗战术其实不过就是DOTA里用烂的四保一吧,即使是四保一,三星能拿出天使老鼠的成熟体系,SKT能拿出璐璐奥巴马的体系,而LPL的养狗战术就是将资源尽可能的让给Uzi。
S3我们被SKT的贾克斯分带打的不知所措;S4我们对三星的前期视野入侵和资源掠夺毫无办法;S5不仅是LCK队伍,欧美队伍的一手快速推塔体系就让我们倒在了八强;而S6呢,SKT对于地图目标物的连环设计和劣势局放弃野辅经济保证野区和防御塔安全的做法,以及ROX的龙王加女警的阵地推进体系,我们依旧束手无策。
可以说,在引进了韩援之后,LPL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创新力。我们不能说LPL俱乐部没有进行过尝试,但是至少在比赛中,我们完全没有看到LPL战队拿出过属于自己的东西。
英雄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一场被无限简化的战争。战术思路上,中国有着太多经典战例可以去借鉴学习,比如今年SKT对于下路设置的一系列战术,简单来说就是围点打援。包括其他韩国队伍对于上单这个点的带线牵扯的理解,你也可以说它是简化版的围魏救赵。
然而这些本应该是LPL赛区最该去研究摸索的套路,我们一直都没有去尝试拿出来过,我们所关注的点永远是在LCK怎么打,然后进行拙劣的模仿。
3.青训体系不发达 新人无法成长
迷信韩援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少有新人出现来接过老一辈选手的班了。因为俱乐部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去在错误中成长,俱乐部要的是当下出的成绩,至少在联赛中能够保证自己的名额。
因此我们会发现,韩国人的顶尖选手被我们买了一批又一批,但总是有新人冒出来继续击败你。LCK的青训体系无疑遥遥领先于LPL,他们在发掘和培养新人上,也显得比LPL更有耐心和经验。
4.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荣誉感不足
再说一点可能显得不那么客观的说法。从S1开始到现在,S系列赛一直都被纯本土选手的队伍夺冠。个人技术水平、战术思路固然重要,但是那一份为国争光的荣誉感,谁敢说是没有作用的呢?
多少人在今年WINGS夺冠后在高举五星红旗高唱国歌时热泪盈眶,电子竞技,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一样,也当有一片丹心,也当有气壮山河。
5.中韩LOL环境的天壤之别
当然LPL的水平落后不可能仅仅是韩援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方面是国内英雄联盟的大环境。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野蛮生长,已忘初心。
LPL过多的资本涌入,形成了直播或代打甚至比打职业更有钱途的怪现状,太多有天赋的年轻选手流失在各种代练工作室或者直播平台,近几年我们甚至想不起一个值得说起的后起之秀。
同时,俱乐部过于商业化和管理不严格乃至于对成绩的低要求也是LPL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近日就有LPL某俱乐部的战术分析师出来爆料:大多LPL俱乐部的目标仅仅是保级,选手是俱乐部里最有发言权的人。联系今年我们看到的许多LPL战队和选手拍的广告、微电影和种种商业活动。
我们不禁想问一句:这是娱乐圈还是电竞圈?
为什么LPL本土选手与韩援的差距如此之大,不谈天赋和努力,仅仅就职业态度而言,两者之间就是天壤之别。
职业选手,你至少得把他当做一份职业,然后再去谈梦想,不是吗?
所以,要解决LPL成绩如此惨淡的问题,远不是多买几个有实力的韩国人,或者把韩国人都赶出LPL所能解决的。
到底我们该怎么做,大家其实都知道,也都不知道。
1.优化俱乐部内部管理 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首先俱乐部要以成绩为导向去经营俱乐部,规范俱乐部的管理和运营。少让选手参加一些商业活动,多让选手和教练去思考如何研究出属于自己的战术体系。
同时建立更完整和系统的青训体系,在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而不是把选手当做大爷供着,电子竞技就是最残酷的优胜劣汰。
2.提升自身个人实力 不去依赖韩援的发挥
其次在引进韩援这个点上,我们要清楚韩援对我们能够带来怎样好的影响,用他们的职业态度和素养来规范我们自己的选手。
在比赛中不能过于依赖韩援的个人能力,一切战术体系围绕韩援来做文章。这一点上最明显的是IG,S6小孩转为打野位后,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一切为中路的rookie服务。
夏季赛中,他的中路蹲守率达到了惊人的47%,可以说游戏中他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中路保证中单发育。我们承认Rookie是最稳定的Carry点,但是这样病态的打法,是不是也让我们的选手越来越习惯成为了功能型蓝领,得不到该有的锻炼和提升呢?
3.拒绝照搬他人的战术 研发独有的打法套路
引入韩国教练不代表我们必须得学习照搬LCK的打法和战术体系,每个赛区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质,不同的选手也有他们适合的打法和思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将自己的老一套全部抛光。LPL确实是打架赛区,但是谁说打架就一定不能赢得胜利呢?
S4的OMG在世界赛上一鸣惊人,靠的就是他们上中野铁三角侵略如火的激进打法。主动的野区入侵、不断策划的小规模团战以及在取得人数优势时的越塔,在前期相对其他影响因素(如兵线、龙的资源和阵容特性)较小时来获得优势并最终取胜。
虽然这种打法没有给我们带来总冠军,但是对欧美队伍和白盾的不败战绩,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走的通的LPL特色之路。
在自己的风格受挫后,我们要思考的难道不是如何去优化自己的战术思路,如何利用自己的风格特质去更好地取得胜利吗?失败后就扔掉了自己的东西去模仿胜利者的套路难道真的是可取的嘛?这是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放弃呢?
我们可以被击倒,但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被打败。
S6失败过后的这些天,圈内圈外有太多人在说自己的观点。五五开致力于推行全华班,笑笑和若风也倡导削弱韩援对LPL的影响,他们说的不一定对,但是作为曾经最顶尖的一批职业选手,他们的话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S7的LPL,不应该再是以韩援为主导的联赛了,这样的LPL让我们看不到一点拿到世界冠军的希望。我们不奢望有WINGS那样一路爆冷夺冠的奇迹,但是我们至少希望看到有那么一支队伍,专注于比赛,相信自己开发的战术思路和打法,不忘初心,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潭死水。
我们不能再期待版本适合LPL,S7有主场优势,或者是某个选手的逆境爆发临危救主,我们要的是切切实实的提升和进步,看得见的创新和自信。
我们只愿贴地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战胜如日中天的LCK当然很难,但假如人人都不愿去做那只火中取栗的猴,那么,哪里来的玉汝于成呢?
海明威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愿LPL的S7能有所成。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于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