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x电竞大斌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周末,在上海喜马拉雅中心举办了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峰会,众多电竞行业领头人参与此次峰会并且针对中国电竞行业的现状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小编挑出了一些有趣的话题点,和大家分享下自身的感受。
“爸爸的本质是逐利,这样看电竞并没有那么伟大。”
分享者伐木累周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电竞于体育的区别在于电竞是有厂商的,而足球所代表的传统体育是没有厂商概念的。
“爸爸”的称呼在这很明显说的是是拳头、腾讯这两个英雄联盟的“掌控者”,小到版本修改大到比赛举办,这两位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那么“爸爸”对于电竞这个行业来说,是什么呢?
或许在普遍玩家的心里认知中,一个游戏竞技赛事的主办方的最大目的是利益,这句话不全错,但是小编不能接受这样的表达方式。一款游戏的主导厂商除了一个贩卖游戏产业的商人,还是这个行业秩序的制定者。从选手条例到俱乐部大纲,电竞从起初的网吧式自由比赛形式演变优化成了当今秩序井然的生态面貌,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而厂商在其中做出的努力不可小觑,前一段时间某主播的代打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的电竞 不止冠军”
最后09分享的是文化,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需要存在感。
电竞对于普遍玩家眼中的代名词是“网络游戏”,但是在那些真正关心比赛、对电竞行业拥有极大梦想的年强人来说,电竞就是生活态度,它和我们的日常工作一样,行业从事着希望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在心得分享中,最后90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关于外界对于电竞选手“私生活”的关注。他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当我们关注娱乐圈的时候,我们会打探王宝强的离婚事件;当我们关注奥运会的时候,我们会关注郎平教练;而当我们关注电竞的时候,选手自然而然是我最为关心的人。
峰会的最后,一个话题深深吸引了小编的注意:电竞是走娱乐还是走体育?
曹笛:首先自古文体不分家,你说体育明星都在娱乐圈混,娱乐圈在体育圈混的比较少,核心都是说它的内容是能够带动用户情绪,让用户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喜怒哀乐,从这一逻辑上来说,我是认为首先电竞应该是属于不分家的方式去发展。
在小编看来,电竞行业需要走体育,这样说的原因完全出自于选手本人。
首先电竞圈有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是年轻人(18~22周岁)是电竞选手的主流挑选对象,他们这个年纪段的热电竞能力处于极高的可塑期,同时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是巅峰状态。不过,处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正处于极高的叛逆阶段,在这个时候赋予他们较高的金钱回报和荣誉称号非常容易扭曲他们的世界观。而竞技行业一旦走上体育道路,极高的制度压力和选手管制会很大程度上保持住这些年轻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一分职业来看待电竞是最好的方式。
总结:一百个人看电竞行业有一百个看法,欢迎观众老爷们在下方多多留言阐述自己的电竞观。